每日快看:天使为生命护航 探寻厦门护理工作中一个个暖心故事

厦门日报   2023-05-13 09:33:39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手术室护士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清点核对器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供图)

市仙岳医院九区副护士长全丽丽通过绘画治疗,引导病人积极面对人生。(市仙岳医院 供图)


【资料图】

市妇幼保健院护士为宝宝进行“爱的抚触”。(市妇幼保健院 供图)

厦门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师潘媛媛,教医疗游戏中的“小医生”画人体模型图。(市儿童医院 供图)

厦门市中医护理门诊苏丽云护师为患者做中医特色适宜技术葫芦灸。 (市中医院 供图)

南丁格尔说过,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她们头顶燕尾帽,身着护士服,面带微笑,细心体贴;他们奋战在一线,照顾老人、孩子;他们不辞劳苦,没有怨言……也许我们看不清眼前被口罩遮住的那张脸,但能感受到那颗真诚服务的心。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健康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护理不再局限于病人和医院,而是更加广阔的社会、家庭和社区层面,因此护理队伍的建设更加重要。我市的护理团队时常下乡义诊,针对居民关心的慢病防治、老年居家护理、健康养生、睡眠饮食等方面进行科普,为患病和有疾病隐患的居民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及帮助。值得一提的是,第16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中有3名厦门护士执行国际医疗援助任务。同时,有4名护士先后前往临夏回族自治州海原县医院和西藏昌都市执行医疗援助任务并进行技术帮扶。

作为护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病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践行着护理始祖南丁格尔关于护士的誓言。

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视线,去探寻厦门护理界优秀代表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透过图片背后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爱心、敬业与奉献。

新生儿的“守护神妈妈”

许丽璇在细心护理新生儿。(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人物:许丽璇

职务: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新生儿区护士长

荣誉:2022年“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

早晨八点,换上护士服的许丽璇准时出现在病房。今年59岁的许丽璇是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新生儿区护士长,5月8日,她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第一件事是交接班,之后就开始给孩子做基础护理、查房和一般的治疗。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循环。”许丽璇说,新生儿区有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新生儿病房,每个区域都有几十个无家长陪护的新生儿。而她身为护士长,需要在不同病房之间来回巡视,指导护士们看护这些被放置在保温箱中的患儿。

“这里是离死亡最近,同时也是离重生希望最近的病区。”许丽璇一边帮新生儿更换尿布,一边介绍说:“家中添丁本是大喜事,然而,对于少数家庭而言,这种喜事也会遭遇‘急转弯’。看这个孩子,我们要不定时地来监测他的生命体征。‘五一’假期,整个新生儿区的医护人员都在抢救他,现在算是挺过来了。”她抚摸着这个全身上下插着管的小婴儿,眼里全是爱和温柔。

早在许丽璇入职厦大附属第一医院的1984年,医院就设有新生儿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病房,这里的医护人员需要不间断、细致地守护着新生儿。对于特殊的高危儿、早产儿,在出院时,许丽璇让家属加入儿科搭建的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指导家属做好出院后的家庭照护。

从事护理工作40年,担任护士长29年,许丽璇带领的护理团队给成千上万个家庭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如今她是患儿家属心中的“最美妈妈”,是同事眼中的良师益友、坚强后盾。

守护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韩伟认真护理血透患者。 (本报记者 张江毅 摄)

人物:韩伟

职务: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透室护士长

荣誉:2019年“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杰出护理工作者”

更换工作衣、鞋、帽后,开机、自检、安装透析器、连接透析管路……5月8日13:00,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血透中心,护士们穿梭于透析机间,为下午的透析患者做透前准备。

13:20,做血透治疗的患者陆续抵达医院,在经过测量体温、血压、称体重后,一位接着一位排队进入透析治疗间。血透患者每周要做3次透析,反复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造成手臂上密密麻麻的针眼是无法避免的。这就要求护士练就“一针见血”的本领,减轻他们的痛苦。

作为护士长,韩伟每天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巡查病区,保障每天超过200位患者的透析安全,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透析开始约1小时后,有的患者在闭目养神,有的戴着耳机听歌,也有的侧躺在床上看视频……血透中心恢复了安静,宽敞的病房内回荡着机器“滴滴滴”的提示音和护士们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利用这个空当,韩伟会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近况,做好病人的宣教,协调科室的各项护理及管理工作。

17:30,患者陆续完成治疗,开始下机,这段时间对透析室的护士来说又回到了上机时的“打仗”状态,“下机前半小时很容易出现低血压、低血糖等并发症,需要护士非常警惕,果断及时地处置,保证患者安全。”韩伟说。

血透护士从来没有节假日,因为患者一周3次的透析雷打不动。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基础护理技能,还要有过硬的专科技术和面对急危重症的应变能力。这份工作的成就感来自哪里?韩伟说,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向患者们道一声“新年好”。这三个字有何深意?一年365天,对于透析患者来说有近150天都要在透析室里度过,“我们又陪伴患者度过了一年。能够让他们延续生命,对他们的家人来说也是莫大的安慰。”